利率一降再降,现在存款利率都已经到1以下,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股指配资,低于1的存款利率就可以视为0利率了。房贷利率也到了3以下,相比前几年动辄5%,甚至6%以上的房贷利率,贷款已经非常便宜了。
很显然,利率政策的目的,是为了驱赶银行存款进入市场去消费,去投资,去买房,去买卖股票,哪怕是去投机,也比钱都躺在银行里更强。但是现实的结果是,老百姓在低利率时代,不但不增加贷款,反而在提前还贷,减少贷款。企业老板不但不增加投资,而是选择躺平。为什么会这样?
这是一个从企业到老百姓的通加缩的传导过程。钱难赚,老百姓不消费,企业老板增加贷款扩大生产意味着亏损,于是选择躺平,得过且过。于是就业减少,收入减少,老百姓和企业家都感觉到钱难赚。于是就会选择保守型的经济决策。
钱为什么难赚呢?是我们不够努力吗?事实上,勤奋和努力只是赚钱的必要条件,但是在下跌的大环境下,勤奋和努力根本不能解决钱难赚的根本原因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,一个生龙活虎的年代,一批又一批的人到下海经商。体制内的人和大学老师纷纷下海,人们纷纷选择在市场中赚钱。为什么今天没人下海了?说白了,经济周期变了,那是个只要你努力,你要你勤奋就可以赚钱的年代,但是现在,需求不足,生产过剩。大家怎么努力都没用。
所以无论现在是降息还是降准,钱都不进入消费领域。人们纷纷追求极致低消费,维持基本的生活消费开支,其他的开支一律停掉。所以降息降准释放的流动性,不会进入到流通领域。这就是凯恩斯提出的货币流动性陷阱。
凯恩斯指出,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个,第一个是充当交易的媒介,购买商品和服务比金银更加方便。第二个动机是财富的存储功能,说白了就是安全。第三个是投机,当然,也可以叫做投资,当市场有了充足的机会,持有货币的人发现投资或者投机可以获取收益,就会将钱拿出来赚一笔钱。
当大家发现努力和勤奋无法对抗时代的时候,就不会再去追求交易和投资,而是选择货币的财富持有功能。所以我们会发现,现在甚至连90后,00后都开始买黄金了。说明什么,说明大家持有货币的三个职能中,已经放弃了其中的两个职能,货币从促进经济发展的润滑剂,变成了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,人们不消费,不交易,不投资,只追求安全。
那么为什么老百姓只追求安全,压缩消费还提前还贷呢?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,消费的信心没有了,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加速器,消费预期消失,必然连带着导致投资信心不足。
今天我们总在说什么资本家出走国外,大量资本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。所以大家痛骂资本家为富不仁,骂他们不是好东西把钱都转到国外去了。请问大家,你在痛骂资本家将钱转移到海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,他们为什么要走呢?有时候多动动脑子,总比被别人当作傻13强。
资本走了,消费没了,企业家选择躺平,于是,全部经济社会参与者的经济预期下降了。这时候决策层发现,大家不是不消费吗?那就把贷款利率降下来,反正也没有利息收入,这时候你还会存钱?目的自然是将钱驱赶到市场上去消费,去买鸟窝,去买股票。
但是鸟窝的走势什么样大家一眼就看穿了,这时候谁会去买?说的直白一点,想要大家去消费,去买鸟窝,去买股票,不是用驱赶存款的方式去做,而应该从信心层面入手,让大家觉得买鸟窝能赚钱,买股票能赚钱。这样大家资产性收入增加,才会增加消费的信心。谁还没有欲望呢?
让人可悲的是,我们多年来的发展,至今除了鸟窝之外,竟然找不到一个财富增值的市场。股票一波一波的收割着社会的财富背后,是大家消费起不来的根本原因。所以这个时候,无论利率政策多诱人,大家还是会选择存款避寒,提前偿还债务规避风险。
从企业层面看,居民部门纷纷选择保守的经济决策,这导致PPI连续三十个月为负值,也就是生产商品的出厂价格一直在下降。数据上看,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已经在一季度为负的0.3%,生产的越多,亏损的越多。所以根本不是贷款利率高低的问题,而是扩大生产意味着亏损的问题。现在如果贷款利率执行负利率,并且负利率水平超过企业亏损率,我相信企业一定会选择贷款的。
民营企业是我们这个经济社会的灵魂,是经济活动的风向标。民营经济没有了投资价值,资本留在我们家还能干嘛?所以资本才会出走。不要觉得刺激消费,刺激投资有什么作用。一个病入膏肓的人,注入一针肾上腺素固然可以提升他的精力,但是这是以损耗本源为代价的。所以越刺激,必然导致越严重的后果。资本自然走的越快。
反过来就会造成更加负面的状况,于是人们发现,凛冬将至,纷纷降低欲望,减少消费,储备财富,减少负债。企业并不会因为货币政策的刺激而去投资,去创新。而是会做好随时解散企业的准备。一旦风向不对,马上就会选择退出市场。这就是通加缩之下,难以应付的经济灾难。
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什么愿意,导致了我们当下的经济困境的呢?按道理说,四十年改革开放,中国每年那么多的外贸盈余,大家应该富得流油才对,为什么一个世界工厂,没日没夜的干了四十年,到现在大家发现反而出现了当年日本的情况了呢?到底是什么样的沉渣泛起,才导致了今天的滔天灾祸?
最后说一句股指配资,不要痛骂资本,资本出走只是这场经济灾难的表面现象!
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